咖啡豆 大顆就一定好喝嗎??

咖啡豆大小與風味的關係

眾所周知,在咖啡豆的三大分級制度中,就有著依照豆粒的大小進行分級的一個制度。豆子的粒徑越大,那麼等級也越高,賣的價格自然就越高。更有甚者會為了跳出這個階級制度,特意將圓豆單拎出來,講個故事高價賣。難道大家不感到好奇嗎?咖啡的味道真的會因為大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嗎?

為了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,我們將咖啡豆按照大、中、小粒區分開來,然後取差異極大的兩個極端來進行對比(就是最大顆和最小粒),看看它們之間的味道是否會有很大的差別。萃取方式自然是杯測,因為它是一種能夠減少人為干預的咖啡萃取方式,能讓我們更直覺地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異。本次採用的咖啡豆為彩虹糖哥斯大黎加的紅蜜,參數為:12g粉、200ml熱水、94°C水溫、粗研磨,浸泡時間為四分鐘。

結果發現,確實有著些許區別,一杯咖啡的風味會稍微明顯於另外一杯,但特別的點在於,並不像等級制度那樣,大粒會比小粒的豆子更好,而是恰恰相反,小粒的風味比大顆的更加顯赫(雖然只是稍微)。雖然在味道上有些許不同,但這個區別的來源是因為粒徑大小的不同,導致它們所需要的熱能不同,最終讓烘焙程度有所差異。所以去掉這點差異後,本質上它們的差異微乎其微。

其實也不需要測試,我們可以從市面上一些常見豆子的外觀特徵就看到這樣的結果。例如,衣索比亞的74158,還有知名的象豆帕卡馬拉,小的很小,大的很大。雖然它們都處於極端,但在風味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異。道理很簡單,咖啡豆的風味形成與體型大小並無直接關係,真正影響風味的因素是種植環境、處理方式以及烘焙程度。

種植環境

在《精品咖啡學》裡,有這樣的一句話:咖啡豆的風味與香醇潛能,70%已由基因決定,另外的30%則由栽種的生態環境決定。這裡的環境就包括了種植時的海拔、土壤、降雨量、日照時間等等。就拿海拔打個比方,同樣的咖啡豆,當它的種植海拔越高時,它的成熟時間就越發漫長。而這能夠提供它更多的營養汲取時間,在成熟後擁有更飽滿的風味物質。

處理方式

當豆子的基礎風味形成以後,我們就可以擁有它的風味控制權。透過處理,放大它原有的風味屬性,並且根據不同的需求,人們會選用不同的處理方式。比方說,如果你想要讓咖啡在原有的基礎上層次更加豐富,那麼就可以選擇全程晾曬的日曬處理法;倘若你想要讓豆子擁有更為乾淨的表現,那麼就可以選擇發酵程度較低的水洗處理。

烘焙程度

而烘焙,則是豆子轉變為咖啡的這個過程裡,最後一個能夠改變風味的環節!在烘焙適宜的情況下,豆子的風味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與展現。但如果我們沒有對它進行合理烘焙導致它沒有熟透的話,那麼萃取出來的咖啡很容易就是寡淡無味的。就像實驗裡的豆子一樣,由於體型差距過大,導緻小部分豆子因為沒有充分烘焙而稍顯遜色。

因此,大家就能夠知道,豆子的大小跟味道的好壞是沒有直接的關係(影響微乎甚微)。更重要的是它的基因,它的生長,還有它的「料理」過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